乙肝是一种对肝脏损害极大的病症,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,也表明了我国的乙肝防控之路依然很严峻。
目前,我国对于乙肝的防控,主要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进行。那么,接种乙肝疫苗后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抗体抗体?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呢?
乙肝抗体筛查
筛查乙肝抗体,需要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完成。而要确认身体里是否存在抗体,主要通过乙肝抗体的定性检查或定量检查来确定。
乙肝抗体定性检查,如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,则表明身体里已经存在乙肝抗体,具有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;
乙肝抗体定量检查主要是用来反映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,如果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0以上,表示身体抗乙肝病毒的能力强。
乙肝疫苗接种时间
乙肝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三针,而三针并不是一次性接种完成的,每接种完一针,到下一针之间需要间隔一段时间,间隔时间一般遵照0-1-6原则。
乙肝疫苗的0-1-6原则:
第一针乙肝疫苗计为0月;
第二针乙肝疫苗在完成第一针的1个月后接种;
第三针乙肝疫苗在第二针完成的6个月后进行。
由0-1-6原则可以推算出乙肝疫苗三针全部接种完毕至少需要7个月的时间。一般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需要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,此后7个月的时间里按照0-1-6原则,完成剩下两针的接种。
乙肝疫苗的补种
乙肝疫苗并不是接种一次就可以高枕无忧。一般来说,在接种乙肝疫苗后要先通过乙肝抗体定性确认身体存在抗体,此后每3~5年需要进行一次乙肝抗体定量检查,确认身体里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。
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为0,需要重新按照0-1-6原则接种三针乙肝疫苗;
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0~10之间,只需要按照0-1原则补种两针乙肝疫苗;
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以上,但小于100,只需要补种一针即可。